梁军
2006年创建黄山手绘工厂
借笔建模教学体系创始人
光华龙腾奖(2016)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
擅长产品创新设计 、设计表达
获得奖项:
2009 全国高校美术教育名师奖
2010 创意中国•第四届全国青年设计艺术双年展银奖
2010 全国青年设计教育成果奖
2010 “古铜杯”创意铜陵设计大赛金奖 、优秀奖
第四届全国青年设计艺术双年展银奖1项 、铜奖1项 、入选3项
2011 第二届“全国高校美术教育成果奖”
2012 第四届安徽美术作品大展•艺术设计展入选2项
2014 第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优秀指导教师”
2015 安徽省第四届大艺展教育科研论文2等奖
2015 获2015光华龙腾奖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2016 获2016光华龙腾奖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
设计手绘对于设计师的作用
就相当于作家写字
aoa体育登录工业君:您被称为工业设计手绘第一人 ,有没有人质疑过您的作品是在炫技 ?您觉得设计师应该如何平衡过份追求炫技和解决实在的问题两者的关系?
梁老师: 其实这个不是问题 ,如果有质疑这个问题的情况 ,那只能说明还没有太明白工业设计手绘的作用,以及工业设计手绘教育培训存在的意义。
如果以培养作家做类比 ,优秀作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会用手写字 ,会用软件打字 ,知道怎样去写作 ,能将书出版出来 ,还能畅销 。而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会设计手绘 、会软件表达 ,知道怎样去做设计,保证设计能生产出来 ,产品还能畅销 。
那么 ,其实设计手绘对于设计师的作用就相当于作家写字 ,能将自己的思维通过纸 、笔快速的纪录下来 ,并让人看懂,如果再能让人看得赏心悦目那就更好 。作为教写字的 ,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将字写到“赏心悦目” ,那还谈什么教写字 ?所以 ,不存在“炫技”,够“炫”只是保证能教好学生的基础 。
而作为设计师,要搞懂的是设计手绘不是拿来看的 ,而是拿来用的 。这个用,就是能将自己的思维快速 、完整表达出来 ,并让他人看懂 、读懂你的设计。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功能 ,那就是在炫技, 这一点 ,aoa体育登录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反复强调的 。
在设计手绘的教学中 ,aoa体育注册平台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字写好、写漂亮 ,能顺畅纪录、表达自己的思维。但是要清楚 ,字写得再好 ,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书法家 ,不是作家 。
aoa体育app下载
工业君:有的学生喜欢工业设计 ,却在报考的时候因为选择了服从分配 ,被调剂到了其他的专业 ,毕业之后毫无设计基础却依然想做设计,您觉得毫无设计基础的学生毕业之后还适合做设计么 ?对此您有什么好的提议么 ?
梁老师: 我一直认为 ,工业设计的内核是发现 、评估问题 ,并通过整合、协调 、换位去解决问题 ,手绘 、软件、工艺 、美学等等专业知识 ,只是帮助aoa体育官方网站app去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工具。而发现 、评估、解决问题,并不是工业设计师的专利 。
如果说得再理想化一点 ,aoa体育app下载都是在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中,在轮流更替的自然规律中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中 ,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中 ,去感悟生命的含义 ,抗争于现实与憧憬之间的差异 ,再带着无限的希望去设想 、去计划 、去创造 ,从而输出生命的意义 。
只要具备发现问题 、评估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人都是设计师 ,在这个时代 ,每一个人 ,也都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而没有具备这些能力的人 ,即便你学了工业设计 ,也并不是合格的设计师 。
所以,如果真的是热爱专业的人 ,可以先对自己做个评估是不是具备这些能力 。如果具备 ,那就拥有了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核心素质 ,剩下的就是反补专业知识了 。而且 ,如果是真热爱 ,反补专业知识的渠道有很多 ,在今天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学习渠道与资源丰富 、机会如此多的时代,不太存在想学学不会的情况 。如:本科时可以旁听 、辅修工业设计课程 ,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组队进行创新与创业项目训练 ;本科毕业后选择跨考工业设计硕士研究生;可以参加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可以去工业设计设计公司实习,等等等等 。
另外 ,在学科边界日趋模糊的今天 ,具备跨学科专业背景的人从事工业设计 ,其实还拥有工业设计专业背景的人不具备的跨界优势 ,这种优势可能会迸发出不可预测的化学效应 。aoa体育注册平台近几年的学生中 ,跨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我相当期待这批人才未来給工业设计行业带来的发酵 。
工业设计教育
越来越难匹配社会与企业需求
梁老师: 突破是必然要去突破的 ,而且 ,不仅仅是突破的问题 。
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有问题的 ,这些问题不管是设计教育工作者、学生 、企业、设计师都能意识到 ,我曾经连写了3篇《工业设计教育 ,到底怎么了?》的系列文章,从体制 、教师 、教学 、学生 、企业角度分析过这个问题 。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情况下,高校所教的知识已经存在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情况 。如果不突破 ,工业设计教育会越来越难匹配社会与企业需求 ,如果仅仅是靠老师教 ,如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会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设计人才的供需会严重错位 。
作为学生 ,要提升能力、突破瓶颈不能等到毕业那天再去突破 。在大学期间就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校园的“象牙塔”以及学校传统的教学里 。在保障学好学校课程的基础上 ,低年级可以通过参加培训与设计竞赛去夯实基础、拓广眼界 ;高年级可以通过实习 、游学 、参与行业交流等方式去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进而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毕业前尽可能的补齐短板 ,才能在毕业时最大程度匹配社会与企业的需求 。
梁老师: 既有社会的规矩 ,也有自己的规矩 。
《韩非子》中说“万物莫不有规矩 。”懂规矩 、守规矩 ,不是要将自己陷入被限制的各种条条框框 ,而是更好帮助自己成长 。懂社会的规矩 ,是帮助自己去搞懂社会运转规律 ,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 、团队 ;守自己的规矩 ,是帮助自己去把握好自己的成长节奏 ,从而更好的认清自己 。
说实话 ,这么多年看到过不少 “心高气傲” 、“投机取巧”的人 ,藐视规矩 、践踏规矩 ,其结果要不就是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 ,要不就是在成长过程中拔苗助长 。
人成长得过程其实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aoa体育注册平台要先去寻规 、循规,如果真有能力 ,再去优规 、破归 。不去懂规矩 、守规矩 ,即便眼前“得利” ,其危害其实是后患无穷,因为“德不配位 ,必有灾殃” 。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 ,不能使人巧” ,我经常跟学生讲“规矩”,是期望他们能踏踏实实的成长 ,这个行业需要做实事的人 。
“ 寻找到适合中国的工业设计发展道路”
梁老师: 这个问题很大也很有意思 ,我自己也经常在想这个问题 ,很难在现在说出一个标准答案,如果非要有一个答案的话 ,那就是“寻找到适合中国的工业设计发展道路” 。
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与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极其相似 ,陈独秀1901年 、李大钊1913年先后东渡日本 ,学习到民主思想 ,回国后布道 、宣教 ,进而唤醒民族精神 。“南陈北李”拉开了一个历史序幕 ,而在他们之后 ,一批批留学再归国的学子 、扎根本土的热血志士 ,继续了一个世纪关于共产主义思想本土化、拉近民族差距的“救国” 、“兴国”思考 。忍辱 、舐伤 、师夷 、长技、御辱 、曲折 、反思 、复兴 ,就是自19世纪的中华老帝国被揍得快残废后 ,这个国家、民族百年间的“救国” 、“兴国”进程 。
在这一进程中 ,忽悠的 、复辟的 、割据的 、媚外的 ,都输了 。而真正怀揣救国救民理想,并能审时度势 、因地制宜 ,多样但不割据 、受援但不骨软 、师夷不媚外的共产党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共产主义道路 ,取得了胜利 。
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进程与物竞天择的规律里 ,大到民族 ,小到一个专业恐怕都难以跳出这个规律 ,冥冥中好像有一只手在指挥着aoa体育app下载 ,也让人感慨万千 ,因为工业设计发展到今天,与这一进程的初始阶段极其相似。
改革开放之初 ,以柳冠中老师 、张福昌老师为代表的第一批“引路人” ,先后奔赴德、日等国留学 ,回国后成为第一代工业设计“拓荒者”与“布道者”,二位老师,也被今天的业界尊为“北柳南张” 。
在这之后 ,也拉开了工业设计本土化 、缩小与国外差距的发展序幕 。一批批设计师走出了国门 ,问道 、从业 、求学,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工业设计力量 ,再陆续归国返哺中国工业设计 。一大批根植于中国本土的设计力量 ,在思考中国工业设计的生根 、成长 。一大批优秀的教师 ,在探索中国工业设计的发芽与孕育 。
到今天 ,可能需要思考的是:
从发展进程来看 ,师夷 、长技 ,aoa体育登录到今天究竟完成得如何,该如何反思去避免不必要的曲折 ,在经济 、文化 、产业全球化的今天 ,又该如何抵御不一样的“侮” ,并随着民族的复兴而振兴。
从本土化与差距来看,中国的近现代史已经告诉了aoa体育官方网站app ,其实解决的关键在于“差异” 。现实存在的差距 ,决定了aoa体育注册平台要“师夷”;但是中外的差异 ,决定了只有“长”出适宜本土的“技” ,才能得“天下” ;恰恰 ,只要解决了差异的问题 ,就自然拉近了差距 。
中国工业设计发展近40年了 ,特别是从2006年十一五规划以来 ,发展极其迅速 ,但到今天其实还是存在不少忽悠的 、复辟的 、割据的 、媚外的 。所以 ,就这个问题 ,我认为首先行业自身要务实、正心 ,“师夷”以缩小差距 ,“反思”以分析差异 ,找到适合中国的工业设计发展道路,探索这个道路的过程就是发展趋势 。
aoa体育登录需要思考的是
aoa体育官方网站app怎么赋予设计生命力
梁老师: 设计本身当然有生命力 ,如果没有生命力 ,今天就不需要人来做设计了 ,全部都用像阿里的“鲁班”那样的软件来完成这个工作就可以了 。
aoa体育官方网站app需要思考的是aoa体育app下载怎么赋予设计生命力,又应该赋予设计怎样的生命力 。“鲁班”那样的软件其实給全体设计师敲响了一个警钟 ,如果只是基于理性的数据分析 ,再运用各种不同的模版来生成所谓的设计 ,那这个工作在工业设计领域有一天也可能会被软件所替代 ,真到那个时候 ,工业设计师该何去何从 ?
自古以来 ,科技与技术一直在进步 ,而人性与人心永恒 。在未来 ,真正有生命力的设计是能够调和世界 、温暖社会的设计 ,这种设计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软件还做不到 ;有生命力的设计师也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 ,从人性与人心角度能去触摸用户心理的设计师 。
不能调和世界 、温暖社会的设计会腐败 ,没有社会责任感 、冷漠自我的设计师也必然会被淘汰 。